官方微信
CNPC-online

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酒东作业区党支部助力平安油区建设纪实

2025/10/28 信息来源:中国石油报

“苹果2元,杏干8元……”10月23日,在通往玉门油田酒东作业区道路两旁的摊位上,当地特色农产品整齐摆放,吸引了不少石油员工驻足询价、选购。摊主高兴地表示,随着“石油红,丰收金”活动的开展,生意越来越红火。

在祁连山北麓的戈壁腹地,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酒东作业区党支部以创新之笔,在油区与村镇的交界地带,书写出平安油区建设的全新答卷。这个毗邻3个乡镇的油田作业区将治理难点转化为平安油区建设的前哨,连续5年实现油区零治安案件,连续2年捧回当地政府颁发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

文化交融破冰“陌邻”变“睦邻”

“池师傅,您讲的铁人故事让我想起当年开荒种地的日子!”在第三季度“铁人故事会”上,酒东作业区所在的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下四截村一名村民握着作业区员工池建东的手感慨地说。这是酒东作业区党支部助力平安油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

酒东作业区党支部创造性地实施“三个一”交融工程:在每季度交替举办的“铁人故事会”上,油田退休技师与当地群众同台讲述奋斗史,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在半年一度的公益行动中,党员服务队既帮村民收割玉米,又协助整治村容村貌;在每年的中国石油纪念日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石油红,丰收金”主题活动更是将油区历史步道变成研学路线,助农采摘让石油工人与庄稼汉乐作一团。

“去年开放日,村民第一次走进油田的数字调控中心,看着实时数据大屏直呼神奇。”酒东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陈生军翻着活动相册笑着说。这种双向奔赴的文化浸润,让原本因征地补偿、管线施工等产生的矛盾,在日常和谐相处的氛围中悄然化解。

“三访三课”织网“双归零”变示范

“长205井场围栏破损,请立即处置!”10月17日7时,网格员赵玉梅将巡查信息同步至作业区调度平台。这种高效联动得益于企地双方构建的立体防控网。

酒东作业区党支部联合村委会、派出所建立的“三访三课”体系颇具特色:常态走访时,宣传队用方言快板普及法律知识;联合巡访中,油田巡井车与警用摩托组成流动哨所;定向察访则针对边远井场开展安全督导。配套开设的三类特色课堂更显巧思——岁末年初的“反诈情景剧”让村民在欢笑中提升防范意识;在春种时节的“消防实操课”上,酒东作业区党员在麦田边架起灭火器,为当地村民开设消防教学点;当地安全生产月的应急演练则直接放到油区的真实生产场景中。

“去年秋收时,我们刚收完玉米就赶上消防课,学到的知识当天就用上了。”今年刚参加完消防安全培训暨防灭火综合演练的村民茹凤明说。近年来,这种“教学即实战”的模式,让油区周边的盗窃案件、火灾事故双双归零。这里变成了当地政府认可的平安示范带。

资源双向赋能堵点变亮点

在酒东5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控制室,当班员工蒋雪正通过视频连线指导村民安装调试家庭光伏发电设备。“酒东5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运行让酒东油田成了全国首个‘零碳油田’,更带动周边3个村增收。”她自豪地说。

这种转变源于油田推行的资源匹配计划:在劳动力方面,油区优先录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解决了用工需求,实现了惠民增收;在用地方面,闲置土地变身光伏基地,同步改善了乡村公路;项目合作上,“零碳”油田建设与地方乡村振兴政策深度对接,形成的可复制经验已推广至周边乡镇。

“现在村民争着当‘油区义务监督员’,去年还帮我们发现了两起企图偷盗季节性停用设备车辆的事件。”陈生军翻着巡逻记录说。这种角色转变,凝聚了“企业得发展、地方获收益、群众享实惠”的智慧。

站在作业区办公楼上远眺,光伏板阵列与抽油机群在阳光下交相辉映,不远处的新农村别墅群整齐排列。“我们构建的‘情感交融—治理协同—和谐共享’闭环,正在戈壁滩上形成新的生态。”陈生军指着规划图介绍,下一步将拓展至生态治理、文旅融合等领域。

在这片因油而兴的土地上,酒东作业区党支部在不断探索中书写了新时代企地融合的精彩答卷。

记者:周蕊 通讯员:高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