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姚婕娜
对吉林油田来说,川南配置区是重要的天然气增储上产新领域。3年多来,吉林油田优化统筹推动有序开发,技术创新加快钻井提速,数智领跑提高生产效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吉林油田川南配置区亮点技术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
降低钻井液密度,降低井底循环温度,保障旋导钻进,实现水平段本质提速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双甜靶体提速技术
提高水平段钻遇率
◇深层页岩气一体化断层避让防漏堵漏技术
减少漏失风险
◇深层页岩气一体化防套变技术
减少套变丢段,确保改造效果
截至8月26日,吉林油田川南配置区今年的天然气产量达到4.3亿立方米,完成全年总产量的71%,同比增加3.8亿立方米;日产能力达到200万立方米。
对吉林油田而言,川南配置区是重要的天然气增储上产新领域,为吉林油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式转型、效益水平提升提供了关键支撑。3年多来,吉林油田在这里历经艰苦磨砺,优化统筹推动有序开发,技术创新加快钻井提速,数智领跑提高生产效率,取得了亮眼成绩,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谋篇布局 顶层优化统筹
2021年3月,为解决发展不均衡和企业扭亏脱困等问题,集团公司结合资源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部署,将四川盆地南部大足-自贡区块优化配置给吉林油田。同时,为吉林油田规划了“十四五”末形成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发展蓝图,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新的领域带来全新的挑战。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吉林油田把加快川南配置区效益建产放在“三分天下”布局中通盘考虑,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围绕组织架构、运行模式、技术支撑等方面统筹安排部署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
矿权流转后,吉林油田立即成立川南效益建产专班,通过整合资源、靠前指挥、快速决策,全力推动配置区勘探开发工作,确保资源落实、效益建产、快速上产。同时,制定川南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充分调研兄弟单位开发现状及组织模式,系统分析配置区现有资源分布,评价建产潜力,制定了“页岩气规模建产为主、常规气滚动开发占比10%以上”的产量结构,引领各项业务有序推进。
吉林油田逐步建立以油气藏经营管理效益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与“油公司”模式相适应的新型采气管理区;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压减管理层级,努力实现资源配置高效、业务流程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的目标。
攻克难关 快速增储上产
四川盆地纵向发育多套含气层系,具备规模效益开发的资源基础,能够极大缓解吉林油田勘探发现难、效益产量难的问题。矿权流转初期,川南配置区内仅有页岩气井4口,产量较低,正处于勘探评价初期,资源和建产的潜力需进一步落实。
同时,川南配置区属于深层页岩气区块,与四川盆地内较为成熟的中浅层页岩气开发相比,开发难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地质构造更复杂、井更深、井温更高,钻井的难度更大,对压裂套变风险防控的要求更高。
吉林油田加强调研学习,积极与西南油气田、浙江油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学习交流,及时掌握相邻区域的研究进展及生产组织模式,进而指导区内战略规划编制及立体勘探开发工作。同时,系统梳理邻区老井动静态资料,快速形成碳酸盐岩高产模式,指导常规气快速滚动勘探。
坚持地震先行,吉林油田在川南完成三维地震部署,有力支撑了页岩气和常规气的开发工作。加快评价钻探,通过先导试验平台论证,分6个开发项目有序滚动衔接,快速推动配置区页岩气增储上产。吉林油田川南天然气勘探开发分公司还全面升级迭代工程配套技术,以“一趟钻”为引领,实现钻井提速;加大攻关力度,实现采气工程提产提效,提高全生命周期单井产量。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控投降本新模式,深度优化方案设计、优选经济环保有效措施,引进试验模块化装配平台,持续降低钻前投资。加快推进钻井、压试队伍市场化管理,强化竞争,持续降低单井投资,推动川南实现效益开发。
川南天然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安全副总监杨卓贤说:“通过有效的技术应用,钻井速度由入川初期的133天缩短至84天,为吉林油田在这个区域内高效建产树立了信心。”
数智领跑 提高生产效率
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吉林油田在川南配置区全面推进数智化建设。通过着力打造EISC(钻井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物联网、智慧工地三大主体工程,实现对井筒、场站、建设过程的全方位管控,川南配置区初步具备了数据资源业务标准化、工程建设业务可视化、井站管理业务自动化、决策指挥业务集中化的能力。
吉林油田在川南配置区全面推进物联网建设,实现油井、计量间等生产设施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为油田的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吉林油田建设了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展板+GIS导航”模式,集成统建、自建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实时查询,以便更好地掌握生产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川南天然气智能化建设示范区是“数字吉林油田”的先导示范区。智能气田建设提高了气田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环保能力,为吉林油田的天然气业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吉林油田将持续深化融合、集成和新功能开发的完善配套,形成“人机物”全面互联、大数据准确分析、智能诊断调控的管控平台,建成场站无人值守、智能、绿色环保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为川渝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贡献吉林油田力量。
记者:王珊珊
通讯员:赵志超 李忠萍
编辑:姚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