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CNPC-online

【一线人物】从“心”出发,让服务回归温度

2025/10/31 信息来源:甘肃销售

每天,小巩看着车辆驶入加油站,加满油后匆匆离去,却很少有人愿意多停留片刻——走进便利店看一看。这份看似平常的观察,渐渐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

作为加油站便利店主管,她与团队始终面临一个现实:大多数顾客都是“加完油就走”,商品复购率低。她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发放传单、推出特价商品、加大推荐力度,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熟客王师傅曾笑着对她说,“小巩,东西挺好,但我不需要。”这样的话听得太多,内心难免渐渐麻木。

直到那个傍晚,站里员工王姐五岁的儿子还在休息室等妈妈下班。小巩走过去逗他:“小朋友,看妈妈上班,觉得辛苦吗?”孩子抬起头,用稚嫩的声音问了一句让她至今难忘的话:“阿姨,为什么这里的叔叔阿姨都不笑呢?妈妈在这里,好像也不开心。”

那一刻,加油站仿佛瞬间安静了。小巩意识到,大家每天都在追逐销售数字,却忘了关注身边伙伴的感受;孩子的话,像一根针,刺破了麻木的日常——她们不仅失去了销售额,更失去了服务的温度和团队的活力。

就在小巩苦苦思索方向时,公司安排她前往甘南分公司学习。那里平均海拔3000米,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会处,自然环境严酷,“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她想,如果“好客”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受住考验,那么它的精神一定能照亮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贡巴加油站,小巩听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一天傍晚,一位顾客急忙冲进站里,嘶吼着:“快!快加油!我妈有高原反应!”乔站长闻声跑出来,却没有奔向油枪,而是急切地喊道:“师傅,别急!先救人!”在那一刻,乔站长脑子里没有“指标”,没有“销售任务”,只有一个念头——救人。他把老人扶进宿舍,打开制氧机,20分钟后,老人转危为安。当司机颤抖着双手要付氧气钱时,乔站长笑着摆摆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但站长又从便利店拿来几瓶水,对顾客说:“师傅,拿着,让阿姨多喝水,路上能舒服点。”后来这位顾客成了加油站忠实的客户,不仅自己在这里消费,还主动向每一个跑这条路的朋友推荐贡巴站的商品和服务。他说:“在这里加油购物,我心里踏实!”深入了解后,小巩发现这在贡巴站竟是常态。

回到兰州后,小巩向员工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这座城市里的客户,他们真正的‘高原反应’又是什么呢?”一开始大家很茫然——城市里,谁会“缺氧”?但她鼓励大家像乔站长那样,去用心观察、倾听。渐渐地,她们发现了答案:深夜进站的长途司机一脸疲惫,他需要的“氧气”,或许就是一杯热茶和一句“师傅辛苦了”;带孩子的母亲因后座孩子哭闹而手足无措,她需要的“氧气”,是递上的一个小玩具;返程游客感叹吃不到正宗牛肉面,这时需要的“氧气”,是一份能带走“家乡味”的兰州特产礼盒。

服务的“心”到位了,销售的“手”就顺了。员工们从过去被动推销的疲惫中解脱出来,变成了能主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热心人”。如今,她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所谓“好客”,不是把想卖的硬塞给顾客,而是找到顾客在路途中最真实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超出期待的一份温暖,一份“氧气”。

无论是在风雪高原上救人于危难,还是在城市街角温暖一颗疲惫的心,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守护每一份在路上的心安。这,就是他们工作的价值;这,就是服务应有的温度。

供稿:潘莹

编辑:栾奕

责编: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