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清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林凤镇泥瓦工孔令国站在自家的新房前,望着不远处的友谊桥,不禁回想起3个月前卡车满载建材隆隆驶过的场景。“修这栋房子,光运费我就省了8000多元!”他掰着手指算账,“8万块砖、几十吨沙石,过去因桥梁限重需小车分几十趟运输,如今用大车几趟就能解决。”
孔令国口中的桥梁是一座长81米的石拱桥,名为友谊桥,是连接林凤镇与高升乡的唯一通道。曾经,由于年久失修,虽然桥梁仍保持基本通行功能,但载重能力已无法满足现代运输需求。
转机出现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安岳第二净化厂项目落地之时。这个设计年处理天然气能力40亿立方米的重点工程,需经友谊桥运输7000余吨设备和万余吨建材,危桥改造迫在眉睫。今年2月底,友谊桥加固工程正式启动。
“桥梁资料因年代久远已经缺失,当时又面临汛期临近的双重压力,这座桥对我们来说是个‘盲盒’。”安岳第二净化厂项目现场负责人陈尹回忆道。面对这一挑战,项目组邀请专业检测机构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测,并制定了周密的加固方案。在施工高峰期,70多名工人实行两班倒作业,夜以继日地赶工。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友谊桥仅用38天就完成加固。经专业检测,加固后的友谊桥各项参数均优于设计要求,桥墩承载能力从15吨跃升至300吨,相当于200余辆面包车同时通过的重量。3.9公里的进场公路也由原来的单车道乡间路拓宽为双车道产业路,大大改善了周边的交通条件。
随着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多。52岁的李诗淑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从成都返乡后,经过培训成为工地安全监护员,“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贴补家用,活儿也不累,我很满意。”看到招工通知,很多村民报了名,经统一培训后便投入修路和建厂工作中。据了解,项目现场的1000余名工人中,近半数来自安岳本地。产业路连通小康路,就业岗托起幸福家,项目红利正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如今的友谊桥上,重型卡车与农用三轮车并驾齐驱。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桥面上,一幅企地同心、共谋振兴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讯员:杨艺微 韩超
责编:栾奕
审核: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