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执法者必须明纪懂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将‘三化’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每一次调查核实中……”近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纪委监委举办业务讲座,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业务骨干结合相关案件,讲解新增监察强制措施的功能定位以及适用情形、程序等内容,并与大家共同学习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肃纪反腐,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强化教育培训,抓好实战练兵,推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断提升政治修养、纪法素养,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纪执法能力。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纪法知识学习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健全完善常态化学习机制,促进纪检监察干部纪法意识的日常养成。11月初,天津市纪委监委举办高质量精准办案研修班,突出法律法规适用、案件质量把关等内容,60余名学员开展了为期4天的学习交流。据了解,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紧扣职能职责,坚持常态化举办纪法培训,内容涵盖纪律教育、案例剖析、办案流程等纪检监察业务的方方面面。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搭建常态化学习平台,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期干部大讲堂,每两个月举办一次业务培训,围绕日常监督、线索处置、措施使用、定性量纪、以案促改等业务专题,开展监督执纪执法案例教学与研讨交流。“我们通过专题辅导、互动交流、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干部适应监督执纪执法新形势新要求,做到既精通党纪条规,又熟悉宪法法律,准确把握纪法适用标准和政策策略。”临夏州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注重结合不同岗位特点和不同群体需求,分层分类靶向施教,推动将法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江苏省泰州市纪委监委举办覆盖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的专题研讨班,5名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党纪法规及监督执纪执法实务,通过专题辅导、案例剖析等形式,为参训学员授课。针对新进干部,该市纪委监委侧重开展纪法通识学习,重点安排了党纪法规学习解读,推动政治素养和纪法意识提升。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岗位干部,组织业务辅导、研讨沙龙,提升线索处置、证据固定等实务技能。
强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成为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就加强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等工作与相关单位深化业务研讨交流,着力提高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质效。不久前,上海市崇明区纪委监委邀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工作人员以职务犯罪涉及罪名的量刑标准、受贿数额认定等主题进行授课。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已邀请多名资深司法工作者、高校学者进行专题辅导,设置法治思维培养、法律法规解读、证据标准把握、程序规范运用等系列课程,同时召开实务座谈会,结合实践中发现的影响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量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研讨。
观摩职务犯罪案件庭审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安徽省淮南市纪委监委今年已6次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现场旁听案件庭审,并邀请法院、检察院有关案件承办人讲授法法衔接、证据认定等方面内容。“这种零距离、面对面的‘现场教学’,使我们对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程序、取证标准等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有助于提升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能力。”参加旁听的纪检监察干部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实战实训是检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肃纪反腐能力素质的有力抓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学用贯通,注重在干中学、学中干,将纪法要求运用到执纪执法实践中。今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纪委监委举办全市问题线索处置、案件审理等业务实战演练、专题业务竞赛以及重点案件复盘会20场,引导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强化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陕西省子洲县纪委监委今年组织16名年轻干部进入专案组轮训历练,在实战中锤炼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本领。
作者:鲍爽
编辑:张旭
责编:李博